2023年,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錨定全面建設國家一流高新區奮斗目標,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全方位爭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綜合
根據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仲愷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為(初步核算數)1007.15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95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731.40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265.79億元,增長19.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0:72.6:26.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8.85萬元,按年度平均匯率折算為2.67萬美元。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55億元,增長7.4%;其中稅收收入25.31億元,增長5.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10億元,增長24.7%。其中,教育支出8.47億元,增長16.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91億元,增長17.4%;衛生健康支出4.57億元,增長0.3%;節能環保支出4.01億元,增長10.6%;城鄉社區支出4.81億元,增長54.4%;農林水支出1.81億元,增長22.2%。
2023年末,全區常住人口53.54萬人,城鎮化率82.00%;戶籍人口19.6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06萬人,鄉村人口6.55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8.51‰,死亡率1.28‰,自然增長率7.23‰。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6311人,下崗再就業人員4681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52人。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80萬畝,同比增長1.3%;糧食總產量1.39萬噸,同比下降0.1%;蔬菜總產量15.57萬噸,同比下降5.1%;水果總產量0.91萬噸,同比增長76.7%。
全年水產品產量2.29萬噸,同比增長6.1%。
表1 主要特色農業產品生產情況
三、工業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8%;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7%。
分行業看,電子行業完成增加值增長15.8%;通用設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增長6.0%;專用設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增長4.4%。分企業類型看,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4.5%;民營企業增加值增長7.9%。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7%,總量占全市28.4%,其中規模以上電子行業產值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增長5.2%,其中內銷產值增長10.0%;出口交貨值下降3.6%。內外銷比例為32.6:67.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6.7%,實現利潤總額下降7.6%。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分行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6%。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增長65.5%;民間投資增長4.0%;港澳臺、外商經濟投資下降26.1%。
全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下降7.8%。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30.77億元,下降2.4%;商品房施工面積984.90萬平方米,增長30.7%;商品房竣工面積70.04萬平方米,增長63.1%;商品房銷售面積219.41萬平方米,下降6.3%;商品房銷售金額180.58億元,下降20.5%。
表4 商品房銷售面積分類情況
五、國內貿易
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74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51.42億元,同比增長8.4%;限下社消零總額111.33億元,同比增長5.3%。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103.0%;飲料類同比增長31.6%;煙酒類同比增長38.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同比增長90.0%;化妝品類商品同比增長87.0%;金銀珠寶類商品同比增長304.8%;五金、電料類商品同比增長64.3%;通訊器材類商品同比增長51.4%;汽車類商品同比下降11.1%;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同比增長1.7%。
六、引用外資
全年共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合同78宗,增長105.3%;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6.44億元,下降40.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10億元,下降59.3%。
七、金融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576.34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205.00億元,同比增長35.8%。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645.75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364.39億元,同比增長16.3%。
全區現有境內上市企業1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家,在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5家。
八、科學技術
全年財政投入科技資金8.42億元;年末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36家,比上年增加130家;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52家。年末共有國家級孵化器5家,國家級眾創空間8家;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總面積81.5 萬平方米,在孵企業694家。
全年專利授權738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210件;PCT專利申請311件;有效發明專利831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56.26件。
表5 專利申請及授權情況
九、教育
全區參加當年高考被錄取的學生人數674人,普通高中招生2818人,普通初中招生8443人,小學招生10830人。現有各類學校145所,其中普通中學28所,小學46所,幼兒園71所;普通中學在校人數29428人,小學在校人數58539人,幼兒園在校人數20318人。全年新增幼兒園2所,高標準推進13所學校在建、新建、改擴建項目,于秋季學期建成投入使用8所,新增優質學位約9720個;投入5208.8萬元支持民辦教育發展。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共有群眾文化事業館(站)5個,歌舞娛樂場所32家,網吧73家。
年末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320個(不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11個(鄉鎮衛生院3個);綜合性醫院6家,專科醫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個。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1971張。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3382人;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98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90人,注冊護士1357人,藥師(士)171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20人。村衛生室38間。
年末全區共有區級體育館1個;體育場地118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1平方米。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16元,增長4.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98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07元,增長5.3%。
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234張,收養人員145人。城鎮社區服務設施17個。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78.55億千瓦·時,增長10.8%。其中工業用電61.84億千瓦·時,增長11.2%。年末全區擁有110千伏及以上公用變電站23座。其中,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變電站18座。110千伏及以上主變容量738.80萬千伏安。
全區環境空氣良好,優良天數322天。可吸入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16ug/m3。
全年新增截污管道21公里。年末擁有城市污水處理廠10個,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36.5萬立方米,全年城市污水處理量8802.07萬立方米。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8宗,死亡8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8宗,死亡8人。
注: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年末常住人口為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修正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修正數。
3、地區生產總值(GDP)、增加值總量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標準是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
5、先進制造業包括裝備制造業、鋼鐵冶煉及加工業、石油及化學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包括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
6、用電量數據包含全區兩園五鎮(街道)數據。
7、本公報中部門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
8、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