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印發《關于推進仲愷高新區信息化建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惠仲委辦〔2022〕10號
各園區,各鎮(街道),區直及駐仲愷各有關單位:
《關于推進仲愷高新區信息化建設工作指導意見》業經區管委會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惠仲常務紀〔2022〕11號),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經濟發展局反映。
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
2022年7月27日
關于推進仲愷高新區信息化建設工作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數字政府決策科學性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根據國家、省、市數字政府改革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工作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十四五”規劃為導向,構建“一網統管”體系,著力提升區域治理現代化水平,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府運行“一網協同”,相互促進,整體發展,輔助職能部門決策精準化,支撐行業管理精細化,賦能基層治理精確化,為實現區域智慧城市發展、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框架
打造仲愷數字政府基礎底座,圍繞經濟運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推動構建橫向全覆蓋、縱向全聯通新模式,實現“一張網、一基座、一平臺、多應用、互共享”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
——一張網。依托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政務外網建設,推進現有各類業務專網接入政務外網,暢通網間數據共享渠道,打造全區統一的政務網及態勢感知體系。
——一基座。建設全區政務云平臺,提供高速即時的計算資源和穩定可靠的存儲資源。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規范和數據安全保障機制,筑牢全區“一網統管”數據基座。
——一平臺。打造公共支撐平臺,建設與省、市互通對接、具有仲愷特色的區一級“一網統管”基礎平臺,為各應用專題建設和接入提供標準、靈活、開放的支撐能力。
——多應用。依托“一網統管”基礎平臺進行綜合分析和應用,圍繞各層級、各行業治理場景和需求,不斷創新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
——互共享。完善數據共享機制,提升多源異構數據共享交換能力,支撐全區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層級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
三、主要任務
(一)建設全區“一網統管”基礎平臺
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經濟發展局)負責統籌推進我區“一網統管”基礎平臺建設,制定“一網統管”標準規范體系,為我區應用專題建設提供總體標準、平臺標準、數據標準等“一網統管”標準技術規范,以及組件化、模塊化的開發環境。“一網統管”基礎平臺匯聚全區政務和社會數據資源,強化視頻圖像、感知數據等非結構化數據匯聚,實現數據資源的統一管理及有序共享,構建數據全閉環賦能體系,促進數據的綜合分析和應用。
(二)規范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及管理
我區政府投資建設的信息系統或信息服務,須遵循“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統一運維、統一監督、統一評價”建設原則,避免項目重復建設、各成體系、數據割據,確保數字政府改革有序推進。
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籌建設全區具有通用性質的公共服務類信息系統,如全區的OA系統、政務云、視頻匯聚、應急管理、共享交換、數據溯源、網絡和信息安全等跨區域、跨部門、跨系統的通用性、基礎性平臺;各園區、各鎮(街道)、區直各部門不允許單獨建設上述信息系統。各部門應以業務需求為導向,根據實際需求建設專業業務信息系統,將數據共享到“一網統管”基礎平臺,并不斷完善應用專題的建設。各園區、各鎮(街道)、區直各部門建設的信息化項目,須按照“一網統管”的建設要求,將項目建設方案提交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評估審核。除涉密信息系統外,凡建設方案不符合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要求的,一律不予審批;凡未按要求共享數據資源、未納入我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不符合密碼應用和網絡安全要求等情況的政務信息系統,不安排運行維護經費。
(三)完善數據采集匯聚共享制度
各單位應按照數據標準對信息系統情況進行梳理,形成本地、本部門公共資源數據清單和數據需求清單,通過系統接口方式自動采集至“一網統管”基礎平臺,經平臺整合后統一推送至惠州市大數據中心分節點,完成省市兩級政務數據資源普查,實現數據的“可視”“可信”“可管”“可用”。各部門需嚴格按照“一數一源”的要求開展數據治理,扎實開展政務和社會數據普查工作,強化視頻圖像、感知數據等非結構化數據匯聚,確保數據采集、匯聚、存儲、共享各環節的數據質量和明確相關管理職責。建立數據常態化運營管理體系,制定數據共享制度,對匯聚數據進行保密等級分類,明確共享渠道,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和公開性。區信息辦定期對數據共享與交換情況進行通報。鼓勵各部門探索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結合業務新需求,推動新型智慧城市應用創新。
(四)建立信息化項目績效常態化評估機制
信息化項目驗收完成后,各單位須于每年度12月15日前提供項目運行報告,包括但不限于項目成本效益、應用實效、運行效率、使用頻度、共享開放、信息安全、創新服務等內容。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或委托專業機構按年度對項目開展績效評估,以信息化成果“可視”、“可用”、“可信”作為項目驗收和績效評價原則,對運行管理不善、績效較差的項目,建設部門要限期整改,區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通報整改情況。
(五)強化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
嚴格落實黨委(黨組)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工作原則,建設管理單位對系統安全平穩運行負主要責任。各單位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制定和完善網絡安全事件處置預案。項目建設單位需定期開展網絡安全自查自糾工作,及時處置各類安全隱患,確保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區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區信息化項目建設。各單位要參照區的做法,建立主要領導負責制的信息化工作專班,按照全區“一網統管”建設要求,指定分管領導及具體的業務科室,相關工作人員要熟悉掌握數字政府建設和“一網統管”工作,規劃建設本單位信息化系統,為我區數字政府建設提供保障。
(二)制度保障。完善“一網統管”工作相關配套標準政策制度,研究建立“一網統管”基礎平臺賦能應用創新的制度保障體系,健全長效運營管理機制。
(三)資金保障。在“一網統管”建設的總體規劃框架下,信息化項目建設需納入我區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實施入庫項目滾動管理,對未入庫項目不予安排財政資金。建立科學、高效的項目審核制度,按照輕重緩急,落實項目資金保障。
(四)督查保障。建立健全“一網統管”專項考核評估指標體系,細化明確考核內容和流程,實行“月通報、季研判、年考核”的動態管理制度,跟蹤整改結果,實現全流程監管和全面評價機制,將每個環節的責任層層落實,做到實事求是,科學考評。
(五)宣傳保障。積極開展“一網統管”工作專題培訓,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數字化能力。加強對“一網統管”工作新理念、新做法、新成效的宣傳推廣,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