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仲愷高新區潼僑鎮黨委書記曹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潼僑工業基地升級改造工作已于去年底啟動,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中。
在聯發大道某項目現場,記者看到,一棟新廠房正在建設中,潼僑鎮鄉建辦主任程華選介紹,這塊項目用地并不是新出讓的地,而是旁邊企業閑置許久的地塊。按照潼僑工業基地升級改造計劃,潼僑要求該企業限期利用好這一地塊,完成相關的項目建設。沿著聯發大道走下去,一路還有多處類似的項目。對閑置土地的充分利用,正是潼僑工業基地升級改造的重要內容。
據了解,潼僑工業基地升級改造規劃范圍南臨潼湖生態濕地,北靠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東臨省道S120,總面積為4.54平方公里,是潼僑鎮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和平臺。但這片區域以傳統產業居多,產值低、不環保。且城市風貌不統一,土地集約程度不高,還有約8.5公頃已供未建的閑置土地未被開發利用。
為此,潼僑計劃對該基地實施改造,使產業結構、空間布局、風貌環境、配套設施升級,將基地打造成惠州市傳統鎮級工業區轉型升級示范區、仲愷產城人融合發展樣板區、潼僑鎮高質量發展核心區。
曹慧介紹,這是目前潼僑的一項重點工作,潼僑發展的后勁很大程度上要看這一片區的改造情況。
現已確定“一軸兩芯多單元”的升級改造空間結構,以“五橫五縱”路網為產業發展軸,通過聯發大道串聯主要的“智能產業動力芯”和“宜居品質活力芯”,將現狀分散獨立的工業園進行單元分組整合,以500米服務半徑為單位構建產業社區更新單元。今后,該基地的面積可能擴大到7至8平方公里。
具體的改造將借鑒深圳“工改工”、佛山“順德模式”等經驗,研究制定符合實際、利于推動的改造模式,探索以收儲土地競拍、協議出讓、簽訂土地流轉租賃協議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共同參與。
按照計劃,到2022年,基地的產值規模要對標仲愷區工業用地準入要求效率水平,總產值達到350億元。到2025年和2035年,產值規模將分別對標珠三角先進高新區和辦內一流高新區的工業用地效率水平。
(信息來源:南方+。整合:仲愷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