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仲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7年,仲愷區委、區管委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全力打造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創新組團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創新能力、項目成效、城市品質、生態環境、民生質量、黨建水平”六大提升戰役的圓滿勝利,全區經濟社會呈現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一、綜合
經市統計局核定,全區地區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為630.9億元,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億元,增長0.7%;第二產業增加值480.4億元,增長4.2%;第三產業增加值144.5億元,增長4.8%。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76.1:22.9。民營經濟增加值41.9億元,增長6%。2017年,仲愷人均GDP為14.2萬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2.1萬美元。
圖1:
全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1億元,增長11.0%;其中稅收收入22.6億元,增長12.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4億元,增長11.2%;其中,教育支出4.9億元,增長11.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億元,下降26%;醫療衛生支出3.9億元,增長23.2%。
圖2:
稅收總收入149.8億元,增長4.2%。其中國稅收入124.9億元,增長0.6%;地稅收入24.9億元,增長26.9%。
圖3:
注:2016年起,稅收收入因營改增,統計口徑有調整。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4032人,下崗再就業人員3056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51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3%。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7萬畝,增長0.1%;糧食總產量2.4萬噸,增長11.1%;蔬菜總產量14.8萬噸,增長2.4%;水果總產量0.7萬噸,增長4.1%。
全年肉類總產量0.2萬噸,下降1.9%。其中,豬肉產量0.02萬噸,下降38.6%;禽肉產量0.2萬噸,增長6.3%。
全年水產品產量1.3萬噸,下降0.6%,其中,淡水產品產量1.3萬噸,下降0.6%。
表1 主要特色農業產品生產情況
三、工業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6.9億元,增長4.0%;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394.5億元,增長2.5%;先進制造業增加值378.6億元,增長2.9%。
圖4:
分行業看,電子行業完成增加值367.9億元,增長1.2%;電氣行業完成增加值48.4億元,增長19.7%;汽車行業完成增加值3.1億元,增長32.1%。分企業類型看,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336.7億元,下降0.9%;民營企業增加值135.3億元,增長15.8%。
表2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83.1億元,增長4.5%,總量占全市33.7%,其中規上電子行業完成產值2261.1億元,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2778.5億元,增長3.4%,其中內銷產值1262.0億元,下降7.5%;出口交貨值1516.5億元,增長14.7%。內外銷比例為45.4:54.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6.4%,實現利潤總額96.2億元,下降4.7%。
表3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情況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20.8億元,增長8.9%。分行業看,第二產業投資101.1億元,下降23.4%;第三產業投資119.7億元,增長69.2%。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34.5億元,增長59.8%;民間投資119.9億元,下降12.3%;港澳臺、外商經濟投資41.9億元,增長13.2%。
全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1.1億元,下降23.4%。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62.2億元,下降28.1%。
圖5:
圖6: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9.3億元,增長28.5%;商品房施工面積473.5萬平方米,增長41.1%;商品房竣工面積50.9萬平方米,增長264.4%;商品房銷售面積98.7萬平方米,下降15.9%;商品房銷售金額75.5億元,下降4.2%。
表4 商品房銷售面積分類情況
五、國內貿易
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5億元,增長8.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完成24.8億元,增長9.2%;零售業零售額完成35.0億元,增長8.2%;住宿業零售額完成0.8億元,增長10.4%;餐飲業零售額完成3.9億元,增長8.9%。分規模構成來看,限額以上16.1億元,增長3.2%,限額以下48.4億元,增長10.6%。
圖7:
六、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311.7億美元,增長7.0%。其中,外貿出口194.7億美元,增長9.0%;外貿進口117.0億美元,增長3.7%。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77.7億美元。
全年共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合同46宗,增長206.7%;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2.2億美元,下降8.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億美元,增長10.46%。
七、金融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53.9億元,同比增長21.0%。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01.5億元,同比增長33.0%。
圖8:
2017年各項存款余額及占比2017年各項貸款余額及占比
新增中韓(仲愷)創新創業發展基金、愷業基金,基金總數達11支,總規模超22億元;新增上市企業2家,全區現有上市企業11家,IPO排隊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9家。
八、科學技術
全年財政投入科技資金6.7億元;年末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6家,比上年增加96家;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8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76個;年末擁有企業技術中心45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3家。年末共有國家級孵化器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8家;科技企業加速器聯盟面積達75萬平方米,孵化面積72.6萬平方米,在孵企業703家。
圖9:
注:2017年R&D未經上級統計部門反饋,暫無數據。
全年專利申請10485件,增長25.0%,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818件,增長19.0%;專利授權3955件,增長10.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712件,增長6.7%;PCT專利申請266件,增長47.0 %;有效發明專利量2566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8件。
表6 專利申請及授權情況
九、教育
全區參加當年高考被錄取的學生人數896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7.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5%,幼兒入園率98.6%。全年新增幼兒園9所,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10所,新增優質學位6150個;投入4300萬元支持民辦教育發展。
表7 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共有群眾文化事業館(站)5個,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0%。全區數字電視用戶4.9萬戶。娛樂歌舞廳33家,網吧123家。
年末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07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個(鄉鎮衛生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個。全區擁有病床數1015張。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2749人;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429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884人,注冊護士936人。
年末全區共有體育館1個。體育健身場所17個。體育場地面積101萬平方米。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4.4萬人,人口密度1341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13.4‰,死亡率1.9‰,自然增長率11.5‰。戶籍人口13.3萬人。
圖10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69元,增長10.7%。其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2元,增長9.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19元,增長10.7%。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22.9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1.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2.6萬人。
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3個,床位176張,收養人員18人。城鎮社區服務設施15個,其中社區綜合服務中心7個。投入300萬元專項幫扶救助困難異地務工人員。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7.3億千瓦·時,增長12.7%。其中工業用電38.3億千瓦·時,增長13.4%。年末全區擁有110千伏變電站10座,220千伏變電站2座。主變容量207萬千伏安。
我區為省級生態區,共建設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鎮3個,省級生態村2個,市級生態村36個。
全年建成截污管道31.3公里。年末擁有城市污水處理廠7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44個,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8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量5409.90萬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5.3%。
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40宗,死亡18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7人,占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的94.4%;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1人,占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的5.6%;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2.9%。
注: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GDP)為含R&D最新修訂數。
3、地區生產總值(GDP)、增加值總量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國稅收入、地稅收入增長速度按可比口徑計算。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標準是年主營業入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增速為可比口徑。
5、先進制造業包括裝備制造業、鋼鐵冶煉及加工業、石油及化學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包括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
6、用電量數據包含全區兩園五鎮(街道)數據。
7、本公報中部門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
8、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