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仲愷高新區2023年科級干部創新發展與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在蘇州大學圓滿結業,區黨建工作辦副主任陽國龍和來自全區各單位的45名科級干部參加了此次培訓。
據悉,此次培訓班為期6天,采取專題授課、現場教學、分組研討等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旨在促進我區科級干部互學互鑒、共同提升,不斷凝聚我區干事創業的中堅力量,為推動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焦、聚識、聚智、聚能,一起來看看:
聚焦·靶向賦能強隊伍
此次培訓緊扣高新區發展特點和科級干部培訓需求,開設了《(城市)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和美鄉村建設的蘇州實踐》等課程,從國際形勢到文化傳承,從鄉村振興到招商引資,針對當前我區干部隊伍亟待提升的能力素質“精準出擊”。
培訓班邀請了蘇州大學教授和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蘇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等多個本地單位經驗豐富的領導為學員“傳道授業解惑”,通過講理論、講文化,講經驗、講方法,真正幫助學員實現理論素養再提升、知識廣度再拓展、干事底氣再積蓄。
聚識·對標對表找差距
“青青蘆葦蕩,抗日舊戰場”,學員在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中追尋昔日新四軍戰士與日寇周旋的足跡,接受沙家浜愛國主義和革命的生動教育;參觀調研蘇州工業園區智能制造龍頭企業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詳細了解公司發展歷程,學習蘇州工業園區產業發展先進經驗,領略其創新意識之強、體制機制之活,將學習到的經驗和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內功”。
聚智·思維碰撞燃風暴
培訓期間,學員針對所學的課程、調研所見所聞進行分組研討,現場氣氛熱烈;學員還總結思考學習成果,形成了10篇問題建議類信息,針對蘇州高新區和我區發展的特點進行了詳細分析,為我區發展提出了“要以畝產論英雄,實現資源的集約使用和優化配置”“繡花功夫抓管理,打造高品質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等一系列有想法、有見地的建議,真正做到將所學所思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結業儀式上,陽國龍同志為獲評優秀班干部、優秀學員、優秀信息的個人和小組頒發了榮譽證書,鼓勵學員以此為契機,蓄足“動力源”,在學用結合中練好內功;多挑“重擔子”,在真抓實干中增創業績;緊繃“紀律弦”,在斗爭歷練中提升修養,做一名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的優秀干部,為高新區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聚能·思悟踐行共奮進
此次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內容充實、成效顯著,下面讓我們看看幾名優秀學員代表的培訓感悟吧:
古嘉怡 區行政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蘇州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還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此次培訓選擇在蘇州,在蘇州大學,是找準了對標和學習的方向。下來,我將把此次培訓成果,轉化為推進仲愷政務服務取得新成效的不竭動力。
吳俊杰 區綜合辦公室總工程師
這次培訓,通過課堂教學、現場參觀,使得我們思想得到升華、視野得到拓寬,觀念得到更新。特別是現場教學中我們感悟到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深刻內涵,激勵著我們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奮發有為,牢記高新區使命任務,為仲愷高新區加快建成國家一流高新區作出應有的貢獻。
楊立基 東江高新科技產業園管委會(辦事處)團委書記
此次培訓,親身感受到了蘇州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精準、高效、專業服務企業中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必須找準角色定位、明確工作職責、強化責任落實,不斷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提升服務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效率,為仲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張曼平 區新聞中心主任
將近一周的脫產培訓,通過“理論+實地考察”、“課后研討+主題分享”等形式,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和思路,讓我對本職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把這次培訓所學所得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踐當中,立足本職工作,為我區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新聞力量。
張子柏 區紀檢監察工委信訪和案管室副主任
作為年輕干部,我將始終秉承歸零的心態、奮進的狀態,堅持日拱一卒、不舍寸功,把培訓學習中煥發出的干勁和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實際行動推動仲愷高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黃禮賢 區紀委駐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紀檢組副組長
在培訓中,我深受蘇州靈活變通的工作方式所感染,尤其在疫情防控、城市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蘇州的經驗都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他們沒有固守成規,而是大膽創新和探索,推動蘇州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這種創新和求變,對我下來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好的啟發意義,只有不斷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才能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