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道路梗阻,將產業園區的人流引到鄉村?如何解決歷史遺留土地問題,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空間?如何利用資源稟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如何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帶動村民增收致富?9月4日晚,伴著夏夜晚風,一場圍繞“百千萬工程”的“頭腦風暴”在花果山下展開。
這是惠州仲愷高新區在潼湖鎮廣和村大群村小組舉辦的“百千萬夜話”活動。惠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黎明主持會議,仲愷高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政法信訪辦公室主任孫功文,區黨工委委員、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陳春雷,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威進,以及區農村工作局、區城鄉建設和綜合執法局、區自然資源分局、區交通運輸綜合事務中心負責人,潼湖鎮以及12個村(社區)有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潼湖鎮是仲愷高新區面積最大的鎮,是潼湖生態智慧區、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建設的重要陣地。近年來,該鎮圍繞“千億產業新城、綠美生態潼湖”發展目標,以省級中心鎮示范創建為抓手,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探索區域協調、鎮村聯動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數據顯示,2023年,潼湖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4億元,同比增長20.8%。
然而,潼湖鎮由于底子薄、起步晚,各村自然資源稟賦差別大,發展基礎不盡相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為突出。如何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將潼湖發展短板變成高質量發展潛力板?
圍繞這個問題,潼湖鎮以及各村(社區)相關負責人,從“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典型村培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民生實事、基層治理等方面出發,進行了交流發言。仲愷高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村(社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回應;區有關領導就如何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提出了建議。
黎明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民服務,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是關鍵;仲愷高新區要探索黨建聯建機制,凝聚基層發展合力;要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助力鄉村發展推動村民共富;要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想方設法做好各類要素保障;要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護航“百千萬工程”向縱深發展。
據悉,當天下午,參與“百千萬夜話”活動的部分人員還實地調研了潼湖鎮赤崗村村企合作、玳瑁村產業發展,以及潼湖鎮“七個一”美麗圩鎮客廳建設、文旅產業發展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