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9.63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居全市第2位!今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在2023年邁入“千億高新區”行列的基礎上,鼓足干勁、奮勇向前,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繼續邁出堅實步伐,26日發布的經濟“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區多項經濟指標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GDP增速全市第二
盛夏時節,位于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的恒泰新一代全極耳大圓柱電池項目生產正酣,該項目是目前國內第二條46系列大圓柱全極耳電池量產產線,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10億元;在潼僑鎮,大元硬碳(惠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大學在碳基新材料研發、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將在填補國內高性能碳基新材料市場空白、推動碳基材料產業化落地、助力新型儲能產品廣泛應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3月,仲愷高新區引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今年分別與四大國有銀行惠州分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四大行將在三年內向仲愷各類市場主體累計投放總額不少于人民幣4000億元的融資支持,以金融賦能“制造業升級”、“科技創新”、“百千萬工程”等,為發展注入“加速度”。近期該區還出臺了《仲愷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推出了政銀擔專項貸款風險補償金、企業上市獎補等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一系列舉措為區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仲愷高新區經濟運行整體平穩向好發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59.63億元,同比增長6.7%,總量居全市第3位,增速排名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9億元,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9.34億元,同比增長7.7%,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三產業增加值116.10億元,同比增長4.2%。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9:73.8:25.3。
以工業“壓艙石”穩經濟“基本盤”,仲愷高新區規上工業“韌勁十足”。上半年,全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307.51億元,同比增長10.3%。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規上電子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4%,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9.2%,成為推動工業快速增長的核心力量。同時,高技術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也表現出色,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4.4%和13.0%,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69.7%和61.0%,顯示出仲愷高新區在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方面的顯著成效。
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用電量數據也反映了仲愷高新區經濟的活躍程度。上半年,全區總用電量達到39.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6%。其中,工業用電量31.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3%,占比高達80.1%,進一步印證了仲愷高新區工業經濟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消費市場平穩運行
端午假期期間,“幸福魅力陳江·多彩非遺巡游”暨陳江街道美麗示范主街揭牌儀式在五一大道舉行。作為仲愷高新區首個打造的“美麗示范主街”,其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獨特的麒麟文化標識,旨在打造一個集文化藝術體驗、休閑娛樂與社交互動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空間,如今已成為不少市民的消費打卡地。
消費旺,則經濟活。回顧上半年,仲愷高新區消費市場的穩定增長,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3.96億元,同比增長3.9%。限額以上企業表現尤為突出,完成零售額26.97億元,同比增長6.9%,高于整體增速;限額以下企業完成56.99億元,同比增長2.5%。
近年來,仲愷高新區出臺了《仲愷高新區促進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和《仲愷高新區促進商貿批發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惠企措施,從穩外貿、大力發展新業態和促進商貿調結構等方面優化全區外貿轉型升級的政策環境。上半年數據顯示,從限上商貿業企業看,限上批發業、住宿業和餐飲業均實現正增長,特別是限上批發業完成銷售額196.08億元,同比增長33.2%,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其他具體來看,完成限上零售業銷售額13.79億元,同比增長0.4%;完成限上住宿業營業額0.56億元,同比增長11.7%;完成限上餐飲業營業額3.47億元,同比增長3.5%。
財稅收入方面也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5.14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稅收收入14.19億元,同比增長4.8%,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56.4%,顯示出財政收入質量的穩步提升。非稅收入同樣表現不俗,累計完成10.95億元,同比增長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