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仲愷高新區“136電網建設戰役”工作方案
(2016—2020年)的通知
惠仲委辦函〔2017〕83號
各園區,各鎮(街道),區直及駐仲愷各有關單位:
《仲愷高新區“136電網建設戰役”工作方案(2016—2020年)》業經區管委會常務會議(惠仲常務紀〔2017〕3號)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經濟發展局反映。
仲愷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
2017年4月17日
仲愷高新區“136電網建設戰役”工作方案(2016—2020年)
為有效落實《加快仲愷電網建設 推動仲愷快速發展“十三五”(2016—2020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保電力有效供應,保障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區管委會決定在全區打響“136電網建設戰役”(即建設1座500千伏變電站、3座220千伏變電站、6座110千伏變電站)。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五大發展理念”, 打造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適度超前的一流電網,搶抓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的戰略機遇,著力重點電網項目建設,著力區域供電能力提升,強化電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努力實現“十三五”電力供應保障新突破、新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以我區電網目標網架規劃為基礎,“十三五”全力推進“136”電網項目落地,全面提升全區供電能力。具體指標如下:
(一)電網建設目標。“十三五”期間仲愷電網建設及改造投資力爭完成18億元。完成所有10座變電站前期工作,其中建成投產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6座,剩余2座220千伏變電站力爭具備開工條件并啟動建設。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容量320萬千伏安,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98千米。
(二)電網規劃目標。出臺并實施《惠州仲愷高新區電力專項規劃》,將電網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片區控制性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先保障電網建設項目用地的規模和指標,并就用地進行規劃控制及預征。在新引進工業園區及大用戶廠區落戶的同時,同步配套規劃落實變電站用地及線路走廊。
三、具體任務
(一)電力樞紐“淮海戰役”
1. 500千伏演達(城西)輸變電工程。該工程是惠州市第六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是滿足我區未來10年發展用電的核心項目。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50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89162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10回。加速開展工程征地工作,2017年3月底前完成站址征地工作,2017年6月底前完成配套線路青賠工作,2018年12月前建成投產。
(二)大項目引進配套供電工程大會戰
1. 220千伏長和輸變電工程。該工程是中韓科技園、創新與總部經濟區、信利項目二期、智能終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等片區及大項目的電源,也是陳江中部、潼僑南部未來發展的電源。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22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15800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7年3月完成選址選線工作,2018年2月底前完成站址征地及配套線路青賠工作,2018年12月前完成道路(科融大道、新陳大道、潼僑大道、產業二路、南華路、興業大道、新一路)配套電纜溝建設,規劃2019年12月前建成投產。
2. 110千伏平南(古湖)輸變電工程。該工程將有效解決惠環平南、陳江古湖片區供電受限問題,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6000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7年2月完成變電站鉆探工作,2017年8月完成站址征地工作,2018年3月完成道路(東星路、貝欣路)配套電纜溝土建施工,規劃2018年12月前建成投產。
3. 110千伏華僑(曙光)輸變電工程。該工程是TCL模組產業園的電源,也是滿足陳江北部、潼僑東部片區發展的電源。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5800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6年12月完成選址選線工作,2017年8月前完成站址征地及配套線路青賠工作,2018年3月完成道路(聯發大道東段、惠僑快線、蓮塘大道)配套電纜溝建設,規劃2018年12月前建成投產。
4. 110千伏石珠窩(億龍)輸變電工程及110千伏紅旗站擴建#3主變工程。上述兩個項目是惠環街道紅旗片區的億緯鋰能、龍旗電子、TCL、德賽等企業擴建的電源。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6000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以及擴建建設一臺6.3萬千伏安的變壓器及配套線路1.5千米。其中紅旗站擴建#3主變工程在2017年8月完成和暢六路配套110千伏電纜溝建設,2017年12月建成投產;石珠窩(億龍)工程在2017年2月底前完成選址選線工作,2018年3月前完成站址征地工作及配套線路青賠工作,規劃2019年6月底前建成投產。
5. 110千伏新華輸變電工程。該工程是創新與總部經濟區的可靠電源,位于潼湖生態智慧區核心區北部。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6000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選址選線工作,2018年6月底前完成站址征地工作及配套線路青賠工作,2019年3月完成道路配套電纜溝建設,規劃2019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
6. 110千伏甲子輸變電工程。該工程直接為智能終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及園區內各大項目供電。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6000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選址選線工作,2019年6月前完成站址征地工作及配套線路青賠工作,規劃2020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
7. 110千伏科融輸變電工程。該工程位于潼湖生態智慧區核心區南部,為創新與總部經濟區未來發展提供可靠的供電容量支持。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擬用地6000平方米)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7年6月完成選址選線工作,2018年6月完成站址征地及線路青賠,2019年3月完成道路配套電纜溝建設,2019年12月建成投產。
(三)區域供電能力快速提升大會戰
1. 220千伏熙龍輸變電工程。該工程是357創新產業帶大項目的電源,也是我區南部重要電源點,特別是陳江西部及瀝林片區大項目均依靠該站供電。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選址選線工作,規劃2021年12月前建成投產。
2. 220千伏幸福輸變電工程。該工程是我區東北部發展的電力保障,也是“十三五”期間需開工建設的重點電網項目。工程規模為建設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及其配套線路。工程在2018年12月完成變電站選址,2019年6月確定配套線路方案,2022年12月建成投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以仲愷高新區電網建設領導小組為電網建設指揮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經濟發展局,統籌協調電網建設工作。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項目實行領導掛點制,各單位具體掛點領導名單見附件。
(二)強化責任落實。各單位要精心策劃,指定專人負責,簽訂目標責任書,立足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工作內容和節點安排,加強協調配合,確保“136電網建設戰役”取得實質性勝利。
(三)建立協調機制。一是要建立常規協調機制,區級每月召開電網建設協調會議,推進電網建設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鎮(街道)根據項目實施實際情況,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電網建設推進會,落實具體事宜,協調電網建設進度。如遇到重大事項,由區電網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召開會議專項解決。二是建立日常通報機制,進入攻堅階段的項目實行一日一報,進入建設階段的項目實行一周一報,其他項目實行每月一報。
(四)強化監督考核。建立動態監測和考核評價機制,區電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電網建設十大重點工作進行指導督查,協調解決各單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立通報機制,切實推進各項工作。
附件:1. 仲愷高新區“136電網建設戰役”項目一覽表
2. 仲愷高新區“136電網建設戰役”項目推進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