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
也正是詐騙的高峰期
新學期的旅程已開啟
每到開學季 就有些詐騙分子開始蠢蠢欲動 花樣多變的詐騙 令人防不勝防 惠州反詐 準備了一份新學期防詐騙指南 一起來了解一下基本的詐騙套路 提高自己的防詐騙意識 通訊詐騙 每逢新生開學季,各大網絡平臺會有大量真假難辨的“新生群”“資料墻”“大一新生墻”,他們或是假裝校方發(fā)布收費信息,亦或是到各個學校學生群中發(fā)布誘導用戶添加好友的引流話術,如大學英語四六級、PS、計算機二級等相關的付費內容,一旦付錢,你就成了上鉤的魚兒。 一些詐騙分子會在新生群里冒充學長或是學姐和新生們套近乎,噓寒問暖,在獲取新生和家長的信任后就開始推銷手機、電話卡等物品。 防詐指南 一旦出現(xiàn)收費等事宜,學生和家長都務必要從學校公布的官方途徑了解,或直接和校方、輔導員等取得聯(lián)系,多方確認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切勿輕信他人、隨意點擊不明網絡鏈接,避免上當受騙。如果涉嫌詐騙和敲詐勒索,可以直接報警。 電話詐騙 騙子通過非正常渠道竊取新生信息后,有時會自稱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還學費、資助生活費為由,讓學生提供銀行卡號和密碼。此外,還可能以學校老師的名義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謊稱孩子在學校生病或遇到意外,急需手術費等,要求學生家長匯款或轉賬。 防詐指南 對自己的隱私要嚴格保密,遇到此類事件要提高警惕,先向家長和老師匯報情況,并向有關機構進行求證,遇到欺詐行為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家長如遇詐騙電話,需跟學生本人進行確認,若聯(lián)系不上,可以和學校輔導員或其他老師聯(lián)系。 培訓機構詐騙 語數(shù)英培訓、函數(shù)培訓等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也出現(xiàn)了不少“騙子機構”渾水摸魚。他們通過“考試包過,免考保過”“有考試原題和答案”“考試可以改分”等虛假宣傳來吸引學生。 防詐指南 在選擇培訓機構或考證報名時要時刻留心,避免踏入考證陷阱,時刻謹防詐騙。 刷單詐騙 刷單返利詐騙是指騙子通過網絡途徑發(fā)布以“零投入、高回報、日清日結”為噱頭的刷單兼職信息,在前幾次刷單后立即返還本金、傭金騙取被害學生信任后,誘導其加大本金投入,隨后以打包任務未完成等理由拒不返款,最終將被害人拉黑。 防詐指南 “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規(guī)違法行為,網絡上的兼職刷單廣告都是詐騙分子投放,“先墊付”刷單只會讓人越陷越深,造成較大損失。當看見兼職信息時,切勿盲目報名,應先確認信息的真實性,可向老師咨詢或者上網查詢機構是否正規(guī)。 校園貸詐騙 校園貸是指一些網絡貸款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yè)務。它實際就是翻版的高利貸,以“手續(xù)簡單,放款快”為吸引點誘騙學生上當。不法分子要求學生提供身份證、學生證等信息,小額貸款隨借隨還,沒有繁瑣的手續(xù),貸款金額從幾百到幾萬不等,立即可取。許多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接受了校園貸,但結果往往是深受其害。 防詐指南 樹立理性消費觀,切勿盲目攀比。學生應根據(jù)自身經濟狀況合理消費,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減少情緒化消費、跟風消費,拒絕過度消費、超前消費。 謹慎使用個人信息,不隨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證、銀行卡,堅決不將身份證、銀行卡借給他人使用;如已陷入不良網貸困擾,應及時向學校報告有關情況,并尋求公安部門幫助。 惠州警方提醒 擦亮防詐慧眼 遇事三思而后行 保護個人隱私 樹立反詐意識 讓不法分子無機可乘 牢記以下口訣 陌生電話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 中獎退稅送便宜,哄你匯錢是目的; 暴利理財和投資,多是騙局莫搭理; 刷卡消費欠話費,細分真?zhèn)伪尕埬仯?/strong> 任憑騙術千萬變,我自心中有主意; 不理不信不匯款,小心謹慎防萬一。 (來源:惠州反詐)